今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近年来,张家港市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调查观测研究、生态保护修复与环境整治等方面狠下功夫。如今,群鸟翩飞,鱼儿畅游,港城风景这边正好。
今年4月底,张家港的老朋友中杓鹬又一次出现在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的监控镜头内,只见中杓鹬步履轻盈,悠闲地寻找着食物。
“以往我们观测到的大多是中杓鹬散步、飞行的镜头,很少能记录到它捕食的样子。”张家港环境监测站质管室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记录到中杓鹬散步、捕食的画面,再一次印证了张家港市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安全的觅食和栖息环境。
视线从天空转向水中。去年9月,张家港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参与2023年第三季度长江口江豚监测时,在长江张家港段共监测到12只江豚,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新高。而从去年年末到今年一季度为止,在长江张家港段,监测人员又再次监测到9只江豚出没。
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和鱼类在张家港栖息、落脚。2023年10月,最新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显示,我市发现的1216种物种涉及9个类群,其中维管植物147科471属802种,哺乳动物3目5科5种,鸟类13目33科99种,两栖动物1目2科4种,爬行动物3目3科5种,底栖动物7纲14目19科22种,浮游动物81种,浮游植物7门125种,鱼类12目24科55属73种。“本次生物多样性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乌鸫、黄腹山雀等中国特有鸟类,以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等一大批稀有物种。”张家港生态环境局综合业务科工作人员介绍道,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港城“安家落户”,这正是生态环境持续性优化的生动诠释。
数据攀高的背后是张家港市“十年如一日”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持。过去十年间,张家港市精准完成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全部达到100%;在2023年江苏省县(市、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中,张家港市位列全省第一。2023年,张家港市PM2.5年均浓度31.9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2.5%。
同时,张家港市不断加强诚信教育,提升在港作业船只、企业诚信经营、遵纪守法意识,以长江大保护为支点,强化岸线资源整合,大力推动长江岸线违规码头、船厂整改清理;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坚决扼杀并杜绝非法捕鱼等失信行为,开展“百年江堤提升、水产养殖清理、生产岸线腾退、生态环境修复、交通道路优化”五大工程。此外,全市累计投资787.2亿元实施“十百千万”工程,近5年内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623.05亩,林木覆盖率由19.84%提升至20.36%。新增受保护湿地面积3.9万亩,长江张家港段生态岸线占比突破55%。
在不断修复生态的过程中,张家港市也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打造高颜值“绿色名片”。多年来,张家港市系统推进沿江岸线整体绿化造林工程,统筹生态布局,打造“城市绿肺”,相继完成张家港湾、大伯墩湿地公园、新海坝生态湿地公园等项目。仅2023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852.15亩,其中新增长江沿岸造林202亩。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断书写生态发展新篇章。张家港市将继续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改善提升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建立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的持续观测,常态化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和保护工作,加强诚信教育与引导,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港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