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因境内新庄港开挖竣工,船只南来北往,水运繁忙,两岸纤夫络绎不绝,加之四周农户沿河聚居,为乘航镇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翌年,当地富户沈敦义联合塘墅岳姓、杨舍郭姓等富户分段建房,逐渐连接形成了一条东西向70米对面小街。人们称其为“火筒街”。街宽3米,开设南货、茶馆、米行、药店、酒店、鱼摊等店铺。因小街位于新庄港以西,当时河面无桥通往东岸,为方便行人,扩大营业,沈氏等几家店铺又集资建造双脚三孔石桥一座。两桥脚石面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乘与济人惠源小”,下联是“航波觉岸道永康”。其意为:以木船载渡,可得恩惠不多;只有建桥通道,才是久得之利。桥取上下联之首字,命名乘航桥。小街以桥得名。